淋巴瘤未解疑团_HEAL健康网
健康
健康网
资讯健康运动新冠性健康心理饮食百科中药食谱
健康养生
养生知识健康知识药品大全
医疗健康
医院大全医生在线健康问答
健康首页
联系我们SITEMAP
健康健康知识胃部胃痉挛

淋巴瘤未解疑团

2022-03-09 13:51:14 发布  

  淋巴瘤到底有多恶?到底是好治还是难治?是能治好还是没得治?

  罗京逝世后,报刊网络众说纷纭,肿瘤科医生也频繁遭遇这样的提问,但他们的回应却常是“不好回答”,讳莫如深。

  “国嗓”罗京的离去,让人们对淋巴瘤这一疾病的关注空前热烈。不少血液肿瘤科医生,在这段时间都被病人、记者以及亲朋好友频频提问,但他们回答得最多的,或许是“这很难说”。

  这句话貌似医生的搪塞之词,实为真相。由于淋巴瘤本身的特点,这些问题难以有明确的答案。

  恶性淋巴瘤,到底有多“恶”

  这个问题,是黄慧强(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教授)这段时间被人问得最多的。

  “不好直接回答。”他觉得这并不是一个可以给出是或非的问题。

  既往我们从科普宣传中听到的淋巴瘤,常是诸如“善良的肿瘤”“可治愈的癌症”等说法。在罗京去世后,他的同事、央视《健康之路》的主持人孙晓梅接受采访时也说,此前她曾做过淋巴瘤相关的科普节目,就她从专家那里了解到的信息,以及当时节目请到的一些患该病的观众的情况,她一直觉得,这病虽重,却还是很好治的。那时得知好友患了该病,还觉得比较乐观。

  但罗京从发现疾病到去世,却只有短短十个月时间!而其间,他显然接受了最规范和最先进的治疗方法。

  有人问,或许罗京得的是恶性淋巴瘤?甚至许多人以为“恶性的是癌,良性的是瘤”。

  “其实,淋巴瘤就是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黄慧强说。

  但为何同病不同命?

  “这话不对,淋巴瘤不是一个病。”黄慧强又纠正说法。

  “淋巴瘤”是一组疾病的总称,涵盖许许多多复杂的类别,分类有许多种,也一直在变化,专科医生有时都很难将之一一列出。

  在罗京离世短短的一段时间里,“霍奇金淋巴瘤”与“非霍奇金淋巴瘤”这两个艰涩的医学名词被许多人所熟悉,而这就是淋巴瘤根据病理类型所分的两个大类。与欧美国家不同,我国淋巴瘤病人九成以上是后者。

  不过,这仅仅是最粗略的分类。非霍奇金淋巴瘤按病理类型,还可以再分40余个亚型;按淋巴细胞来源,则可分B细胞、T细胞、NK细胞来源等;按肿瘤的“习性”,则可分惰性淋巴瘤、侵袭性淋巴瘤、高度侵袭性淋巴瘤等。另外,按细胞大小、分子免疫学特点等,还可以继续细分。要完成这些精细的分类,需要作包括病理、免疫、影像学等在内的多种检查。

  研究人员花大量的精力在淋巴瘤的分类和分类方法上面,目的自然不仅是为了每个类型都有一个叫得出来的名号,更是因为不同病理类型、分子类型、免疫类型,都相应地有不一样的生物学行为(恶的程度)、临床表现,预后也相差甚远。

  霍奇金淋巴瘤恶性度一般都比较低,预后也好,早期发现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98%。教科书中,早已将之列为可治愈的恶性肿瘤。

  而罗京患的是“弥漫性大B淋巴细胞瘤(医生简称之为大B)”,属非霍奇金淋巴瘤,在我国是最常见的一种,占非霍奇金淋巴瘤四成。这个类型属于中高度恶性,如果没有积极治疗,进展非常迅速,一般难以维持一年。

  但非霍奇金淋巴瘤中,也有一些“惰性淋巴瘤”,可以多年没有进展,病人甚至不用治疗也能长期生存。

  所以,“淋巴瘤有多恶”,医生无法一言以蔽之。

  那么,罗京最终撑不过一年,是因为恶性度太高,太难治了吗?

${FDPageBreak}

  淋巴瘤,好治?难治?

  这是医生不能回避的问题。这个问题看似要好回答得多:看淋巴瘤的类型,恶性度高不高,不就知道好不好治吗?

  但医生们往往还是会以“不好说”作答。

  恶性度高不一定难治

  好不好治,的确与前文所说的不同类型密切相关,不过这仅仅是一方面,“并不是恶性的,就不好治”,张国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教授)说。

  罗京所患的弥漫性大B淋巴细胞瘤,属中高度恶性,但是,就如2008年9月第一次给罗京进行化疗的医生所言,这个类型“治愈率很高”,因为“对化疗很敏感”。彼时某报纸有一篇报道罗京第一次入院的文章,标题就是《罗京所患淋巴瘤治愈率很高,已完成第一次化疗》。

  的确,此型淋巴瘤化疗效果明显,近年治疗进展也较快。在原来的化疗CHOP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和泼尼松)的基础上,联合了生物靶向治疗药物西妥昔单抗,治疗效果较以前明显提高,使得半数以上的病人能够治愈。

  可见,即使是恶性度高,只要对化疗敏感,仍是“好治”的。而有些惰性淋巴瘤,开始看似恶性度不高,但如果突然“活”起来,往往进展很快,治疗效果也不好。

  当然,恶性度越高的肿瘤,意味着需要的化疗强度更大,有时局部肿瘤组织大,还需要配合局部放疗。

  有效的化疗也可能虎头蛇尾

  但是,化疗敏感的类型,却不一定自始至终都敏感。化疗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分期、病理类型、是否有危险因素等),需要3~8个疗程不等。有些病人在前面几个有效的化疗周期之后,慢慢就没什么效果了。这是医生头疼的问题,因为意味着出现了耐药,罗京便属于这样的情况。

  肿瘤本身“恶不恶”只决定命运的一方面。生病本非吓人的事,可怕的是“没药医”,而不敏感或者耐药便是如此。大B有一半的治愈希望,而罗京是不幸的另一半。

  治晚了,好治也变难治

  平时我们看科普教育资料,发现宣传的肿瘤治疗希望总是要好于现实,淋巴瘤就更明显了,甚至常用到“治愈”。其实,这些宣传并无“造假”,医生也并非单纯为了“安慰人心”,只是那些鼓舞人心的数字,都有巨大的前提,那就是发现得早。

  早期发现的病例,治愈希望可以达到50%以上。但罗京发现罹患大B时已非早期,接受治疗时,他的主治医生便说,“他(罗京)的全身都出现了(淋巴瘤)”。而这时,即使经过规范治疗,也远达不到原来的数字了。

  不仅仅是大B这种可能瞬息万变的类型,“即使是治愈率达到98%的霍奇金淋巴瘤,如果没有早期发现并治疗,到了IV期,这个数字也会降到32%!”黄慧强说。

${FDPageBreak}

  罗京死于疾病还是死于治疗

  即使常规的治疗不行了,罗京不是还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吗?不是一开始还说效果非常好吗?这项医生认为已经比较成熟的技术,为何也挽不住“国嗓”匆匆离去的脚步?

  坊间有一知半解者觉得,罗京是因为接受了太多治疗,他的死更多的是失败的移植所造成的。

  黄慧强提到,甚至有准备移植的病人,因此而产生犹豫,怕花费甚巨的治疗只会让自己更快逼近死亡。

  斯人已逝,我们不作过多猜测,只为生者探讨移植的意义。

  “移植也可以说是大剂量的化疗,”黄慧强说。化疗敏感的肿瘤,理论上是化疗药用得越强,治疗效果就越好。但我们都清楚,化疗药就是毒药,不良反应很大。罗京后来因为口腔溃疡严重,吃东西只能先含麻药,这就是化疗药对口腔黏膜的破坏,而更严重的是骨髓的造血功能也被抑制了,身体的其他脏器也不行了。所以,如果无限制加量,无异于给病人大量毒药,终难承受。

  移植方法之一 ——自身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做法是,把病人的干细胞收集到体外,大剂量化疗破坏那些肿瘤细胞后,再把干细胞回输以造出新的健康血液。这样既杀死了肿瘤细胞,又使脏器及造血免受其害。而罗京所进行的异体干细胞移植,则是直接换入他哥哥的健康的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目前已经比较成熟,可以使大B淋巴瘤的5年生存率提高到七成。

  但这个过程的风险是必然的,因为其间病人必须处于完全没有免疫能力的状态,加上花费巨大,所以一般都是中高度恶性、难治易复发的淋巴瘤,且年龄在55岁以下,肝脏、肾脏、心脏等功能正常者才考虑。所以移植也是罗京不得已而为的选择。罗京的主治医生至今都感到痛惜,罗京最终成为不幸的30%中的一员。

  淋巴瘤,能防?难防?

  这个问题本来是可以回答的,答案就是“防不胜防”,黄慧强和张国才一致认为。但这样的回答似乎有些残酷。

  罗京离世后,媒体出于对大众健康的关心,试图从罗京生活起居、工作习惯等方面,为我们搜罗总结出引致淋巴瘤的任何可能因素,包括辐射(有人还专门撰文说,作为一名电视台播音员,罗京吃了太多的电离辐射)、污染、饮食结构、工作压力,诸如“教你n招,不得罗京的病”“怎样不做第二个罗京”等标题常见诸报端。

  事实上,自淋巴瘤发现至今一百多年来,虽然零零散散的研究指出,电离辐射、遗传因素和感染(如EB病毒、幽门螺旋杆菌)、免疫系统疾病(艾滋病)或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等与淋巴瘤的发生有所关联,但几乎每一个患上淋巴瘤的病人问及他的医生,自己到底为什么会得这个病,还是很少有医生能给出明确的答案。

  其实,致癌因素几乎也都是淋巴瘤的可能因素,但它们在我们的生活里无处不在,要完全防止它们入侵,几乎没有可能。

  所以,“我们唯一能做到的是早期发现。”张国才说。早发现,就有治愈的可能。

  具体说来,“就一个字——摸”。

  淋巴瘤有不同的表现,但共同的是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所以要常“自摸”颈部、腹股沟和腋下等处的浅表淋巴结。

  许多人在看报道的时候,会下意识地摸摸自己的脖子。这一摸,可能许多人会觉得自己的脖子下颌似乎也有一些淋巴结。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有什么危险,因为当我们感冒,或患咽喉炎、龋齿等等时,会出现一些淋巴结。但这与淋巴瘤出现的淋巴结肿是不一样的。一般炎症好了,淋巴结也就没了,而且这些淋巴结摸起来是活动的,表面光溜溜,有时还会疼痛。不过,如果有所顾虑无法判断,那就让医生来摸吧。

  另外,淋巴瘤可以发生在任何有淋巴组织的地方,所以富含淋巴组织的器官,如小肠、扁桃体及皮肤、眼窝、鼻咽腔、甲状腺等,也可能发生淋巴瘤,出现所谓结外症状。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病人,40%~50%有淋巴结外病变,以胃肠道最为常见。所以,除了淋巴结肿大,还可能会有消化道症状。或许罗京也有一些其他方面的不适被自己忽略了。

本文来自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020-37617988 。


TAG:胃部 | 胃痉挛
文章链接:https://health.9heal.com/health/114858.html
提示:当前页面信息来源自互联网,仅做为信息参考,并不提供商业服务,也不提供下载与分享,本站也不为此信息做任何负责,内容或者图片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修改或者删除
旅游
玻璃酸钠:润物细无声
  玻璃酸钠,一个读起来有点奇怪的专业名词,其实还有另一个名字:透明质酸钠。由于这种物质像玻璃一
婚姻中, 如何面对“三品”老公
  我的老公是“三品男人”  电视里在播一档情感节目,一位点评嘉宾将男人分为四品:一品男人有能力
冷冻保存精子,把“根”留住
  利用“精子银行”留“根”  “不等了,我们离婚吧!”在男科门诊常常能够听到这种无奈的话语。结
淋巴瘤未解疑团
  淋巴瘤到底有多恶?到底是好治还是难治?是能治好还是没得治?  罗京逝世后,报刊网络众说纷纭,
八成痔,可“自治”
  87%的人受痔疮困扰  “十人九痔”,真的那么恐怖吗?  不假。调查表明,我国约有87%的人
健康本站内容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仅供读者参考,请勿转载与分享,如有内容和图片有误或者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处理。
攻略主播明星娱乐玩家球星游戏动漫综艺电视电影品牌篮球足球体育汽车网红穿搭时尚 球鞋问答知识潮流美食母婴养生医疗健康酒店世界旅行旅游整形美容英语培训大学教育